|
月圆中秋,赏月品茗读诗话酒事发表时间:2020-09-28 12:07 酒仙李太白曾游历神州大地,遍尝各地美酒,写下赞誉美酒的诗文多不胜数,然而李太白曾距离酒都茅台故地咫尺之遥,却未能一尝美酒便转头离去,这却又是为何? 唐宋以来,贵州已是酒乡,境内各民族皆有饮酒习俗,并且善于酿酒。黔北一带,水质优良,气候宜人,当地人善于酿酒,早就有人把这一带称为“酒乡”,而“酒乡”中又以仁怀茅台镇酿的酒最为甘美清冽。 众所周知,贵州茅台镇的酱香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馏名酒,它以悠久的历史、独特的工艺、别具一格的香型而享誉中外,酒体入口绵甜醇厚,不辣喉,是广大爱酒人士的心头好,酒仙却未能一尝,何故? 公元758年春,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事而获罪,被流放夜郎(今贵州省仁怀、桐梓一带,即茅台镇所在周边),途中写下七言诗《流夜郎赠辛判官》。 昔在长安醉花柳,五侯七贵同杯酒。 气岸遥凌豪士前,风流肯落他人后。 夫子红颜我少年,章台走马著金鞭。 文章献纳麒麟殿,歌舞淹留玳瑁筵。 与君自谓长如此,宁知草动风尘起。 函谷忽惊胡马来,秦宫桃李向明开。 我愁远谪夜郎去,何日金鸡放赦回。 诗中对往昔风光的追忆,对流放生活的忧愁,对失去繁华与功名的痛苦,尽显肺腑之情。通过今昔处境的强烈对比,映照当下企盼放赦还的心情。 李白被贬谪,取道四川赴夜郎,行至白帝城时,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,心中大喜。东还时即兴作诗《早发白帝城》。如释重负之感,溢于辞藻之上。 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 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 素知李白既是诗仙,也是酒仙。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诗酒双绝成为佳话。李白如行至夜郎,必能得尝夜郎美酒,或更有诗酒美文,千古传颂。 对于爱酒如命的诗仙,恐怕错失美酒才是生平憾事。 又传说,李白行路途中有一日行至青林口镇,住进客栈。镇东头有家铁匠铺,当家姓白,手艺高超,待人热情。听说李白住在镇上客栈,白铁匠备美酒佳肴来客栈盛情相邀。李白爽快结交对饮,心头甚喜。酒酣饭足之时,诗兴大发,欲题对联赠予白铁匠。 随即狂饮三杯,挥笔写出: 青林口,白铁匠,生红炉,烧黑炭,坐南朝北打东西。 看似简单明了的十九个字,写出了地点、人物、职业,又巧妙的把青、白、红、黑四种颜色镶进,以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嵌入。 众人称赞,李白也自赏为绝。又是一阵狂饮壶中余酒。似醉非醉,当他下笔写下联时,酒意上涌,踉跄不支。白铁匠见状,只得扶李白休息。次日早上酒醒起床,昨晚写对联之事已忘,收拾行李,出门赶路。只留下这半联佳句流传于世。 后世文人尝试作对,尽意者少之。这个上联也就成了酒仙遗留于世的千古绝对。 |